国家发改委等部门决定于7月10日至7月16日组织开展2023年..节能宣传周和..低碳日活动。并将..低碳日定位7月12日。
推动实现“2030碳达峰、2060碳中和”目标,是党中央经过深思熟虑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,也是一场广泛而深刻的经济社会系统性变革。从2020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..提出再到“1+N”政策体系、地方行业等政策密集出台,实现碳达峰碳中和已经上升为国家战略。
随着《近零能耗建筑技术标准》《建筑碳排放计算标准》《绿色建筑评价标准》《超低能耗建筑评价标准》《绿色建筑被动式设计导则》《绿色建造技术导则(试行)》《建筑节能与可再生能源利用通用规范》等文件的出台,促进了建筑行业绿色低碳发展的飞速进步。
但是,中国建筑碳排放的总量庞大,建筑碳排放涉及建材生产、施工和建筑运行三个重要阶段。根据《2022年中国建筑能耗与碳排放研究报告》,2020年建筑全过程碳排放总量为50.8亿吨二氧化碳,占..碳排放的比重为50.9%,建筑行业实施碳达峰碳中和迫在眉睫。
众所众知,我国关于“双碳”的国家总体政策是以“1+N”的形式发布,其中“1”就是顶层设计指导意见,N就是各行业、各领域分别的政策措施。
建筑企业脱碳减排重点工作
在建筑行业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过程中,建筑企业作为产业链中间环节扮演着核心支点的角色。许多....的大型建筑企业在多年前已开始探索基于全产业链的低碳化方案,通过内部孵化和研发、外部项目合作、企业收并购、成立风险基金等多种模式,支撑各环节绿色创新。现阶段,虽然国内对于开启企业碳达峰碳中和之路的呼声日益高涨,但真正踏上征程且取得实质性进展的国内企业仍是凤毛麟角。
从外部环境来看,政策力度不足、..统一碳定价缺失、市场对低碳产品态度冷淡、低碳技术尚不成熟等都阻碍了企业绿色低碳发展。
反观企业内部,实施碳达峰碳中和计划往往需要高昂的成本,但其回报价值在短期内较难兑现或量化。这些都“打击”了企业推动碳中和的积极性。
结合面临的外部环境挑战和内部条件约束,建筑企业要想实现绿色低碳发展,还应重点开展以下五点工作。
01、明确国家双碳背景下的角色定位
建筑企业一是要着力推进建造过程碳减排和自持物业运营碳减排,实现企业碳达峰;二是要大力发展绿色低碳产业,并推动产业链上游建材生产碳减排及下游用户建筑使用碳减排,助力国家碳中和。
02、盘查全产业链的碳足迹/碳基线
要合理拟定企业的“双碳”行动目标,必须清楚企业自身的碳足迹分布情况、碳排边界,确定一个碳排放数据..可靠的年度作为基准线,再根据企业碳达峰时间计划和总量预测,提出短中长期的碳减排指标。
03、制定减碳目标、举措和路径
建筑企业必须促使碳减排保持一定的增速,要合理制定可实现的碳达峰、碳中和目标,并积极对标....企业实践,从绿色设计、绿色建材、绿色能源、绿色建造、绿色运营等方面制定减排举措和整体行动计划。
04、探索新产业拓展机会
从“上延”“下伸”“融合”三个方面探索新产业拓展:上延主要是指新型建材、建筑智能装备等;下伸主要是指未来城市运营、建筑循环经济、智能数字化平台等;融合主要是指包含绿色咨询与设计、绿色建造与智慧工地、绿色与智慧运营等一体化的未来建筑一站式解决方案。
05、披露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与进展
将企业自身发展新技术、新业务、新模式的经验成果转化为行业标准,争当全产业链链长,推动行业内企业共同节能减碳。要以白皮书的方式对外发布双碳目标与进展,并积极引导产业链企业相互促进、共同加入。